如何與記憶共存?
從當代藝術展覽《碎片記憶的網》看見韓國與台灣戰後歷史的交會

原文刊登於/可口雜誌 2022-07-26
圖片提供/關渡美術館(Courtesy of Kuandu Museum of Fine Arts)

「我當時是在一艘船上嗎?」一個女聲不確定地問。

「我當時在一艘返回朝鮮的船上。」另一個女聲接話道。

「我說的越多,我肯定得越少……我記得……當時的伊洛瓦底江閃爍著日光……」另一個女子帶著躊躇斷斷續續地說。

在撲朔迷離、看似矛盾的對話影像一旁的地面上,光耀閃爍的水紋(有時染滿了如花瓣的血跡)如記憶與歷史的河水,在螢幕中潺潺流動。展覽《碎片記憶的網》由這件韓國藝術家崔瓚琡所創作的雙螢幕錄像裝置《密支那》作為入口起點,試圖開啟一場韓國與台灣戰後歷史的雙邊對話。

(圖說:崔瓚琡,密支那,2021)

「台灣與南韓的在戰後歷史其實有許多可以相互對應的地方。」來自韓國光州的策展人之一朴殷賢在聊到《碎片記憶的網》的策劃初衷時提及。入口錄像《密支那》取材自中日戰爭期間一場發生於緬甸的戰役,藝術家蒐集了當地二十位韓國慰安婦的非官方文件,以三名「證人」的角度重新演繹這段過去。這些文件真偽是否為真是存在著爭議性的,而僅僅是透過文字以及影像所構成的文件,是否就真的能為沈默的受難者發聲?

同樣從韓國的近代歷史視角切入,藝術家琴惠元的目光則從牽連甚廣的戰事拉回家族過往記事。她以外婆遺留下來的筆記本作為文件素材,重構一個家庭在韓戰爆發前,由北韓逃亡往釜山的生活紀錄《全家幅》。在陳列著排排筆記、相片與文件旁,一件小型的錄像透過錄像鏡頭,遠望向河的對岸,旁白以一種回憶與導覽的語調敘述著對岸的聚落的建物與風光:「聽!那是我們以前所唱的兒歌!」。 

(圖說:琴惠元,全家福,2018)

從集體的心理狀態、個人的家族日記、到齊放的民主社會運動,在二戰期間都處在日本殖民狀態的韓國與台灣至今是否分享了某種潛在的整體、或是一種普世的共感?面對朴殷賢對於展覽主題的疑問,另一位策展人廖思涵邀請到台灣灣藝術家何彥諺與徐瑞謙的創作回應,並以更加著重於「記憶」如何產生、破碎、體驗的抽象哲思切入。 

(圖說:主展場一隅)

走進偌大的主展場中,映入眼簾的是藝術家何彥諺製作的兩個巨大木板裝置,分隔開琴惠元的家族記事作品,建構出一個隔間與通道。其中一片木板上塗著如同網球場配色的網格,背面夾著一些新聞的簡報,後來才令人驚覺這些新聞事件都於歷史上的同一天發生;而藝術家徐瑞謙的《浴室》裝置過高的毛巾架,紙捲從兩三公尺高的牆面垂至地面;鐵絲架、玻璃版、香皂體則維持著微妙的平衡結構與之相應對。

相較於歷史文獻作為創作元素,兩位台灣藝術家的作品更加重視「記憶」的普世概念本身,以及企圖用視覺、具象的空間操縱觀者的感官,測試在經過時間的洗練後所產生的懸疑與扭曲:這個網球場的影像,以及在底線擦過的痕跡是否在某場運動新聞中出現過?這些材質線條與肥皂的氣味,是否曾出現在某個居家的場景中?作品在似曾相識的物件碎片中,試圖補捉日常的五感記憶。兩個策劃軸線因此交織於世代遞嬗、從大歷史的綜觀到日常細節的微距,不論是韓國或是台灣,個人與群體的記憶都在時間與空間的扭曲下各自破碎與糾纏。 

(圖說:徐瑞謙,浴室系列,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