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豢於博物館中的世界森林

原文刊載於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4月 #151

Mariele Neudecker, And Then the World Changed Colour: Breathing Yellow, 2019
Mixed media including water, acrylic, salt, fibreglass, spotlight  
64 x 57 x 165 cm © Mariele Neudecker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20. Courtesy Pedro Cera and the artist Photo: Benjamin Jones

全球的自然環境議題沸沸揚揚,去年集結了超過一百多個城市的罷工、罷課運動「Friday for Future」抗議各國政府對環境議題無所作為,而引領這個運動的瑞典環保少女桑柏格獲《時代》雜誌選為2019年風雲人物頭銜。除此之外,現實中從美國加州、澳洲發生的毀滅性森林大火,與逐漸消失的熱帶雨林,也時時提醒著人們面對環境危機的緊迫性。倫敦沃畫廊的在「樹林之間」展覽這次主題選擇於三月初世界地球日悄悄開幕,探索在全球化下人類與森林的關係。世界地球日始於1970年美國,今年已邁入第五十週年。最初的世界地球日選擇在春分,便是因為在春分時南北半球的夜長均等,陽光同時照射在南極點和北極點上。這也是象徵著要人們拋開彼此之間的爭議與不同,彼此和諧共存。展覽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而展出的38位藝術家作品取材橫跨哥倫比亞的雨林、以色列的橄欖園、北歐森林、南非古老的地下森林到日本的島嶼,以在人類社會中發揮著強大象徵作用的樹木作為主軸,展現其在當代藝術中所呈現的不同象徵,試圖引導出相當理想性的全球公民意識(Planetary consciousness)概念。

Abel Rodríguez, Terraza Alta II, 2018
Acrylic and ink on pape 70 x 100 cm
© the artist and Instituto de Visión 2020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Instituto de Visión 

展覽一開始便將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樹木作品連結成一個網絡,於展區營造出一個平和、安全的寧靜森林形象,與「菌根網路」 (Mycorrhizal network,或稱作Wood Wide Web)的概念相呼應。「菌根網路」顧名思義,如同是自然界的網際網路,它連接了森林植物的地下根、真菌和細菌的網絡。科學研究表示,在每片森林和樹木下,都有一層複雜的地下根,真菌和細菌網,有助於將樹木和植物相互連接著水與各種化學物質的傳輸,互通著隱密、而不可見的訊息。盤根錯節的樹林脈脈相連,也因此成為了展覽主題的開場,建立起展場中獨樹一格的生態系。例如美國藝術家藝術家羅伯特·隆戈(Robert Longo)展出他的巨型木炭繪製的大樹;而艾哈·麗莎·阿赫蒂拉(Eija-Liisa Ahtila)錄製了宏偉的芬蘭雲杉林錄像。她所拍攝的雲杉高達30公尺,由於他們實在太過於高大了,無法用單台相機記錄下來,她的解決方案是分為六個部分進行拍攝,並以橫排的方式展現出來,試圖挑戰著傳統的電影敘事方式。展出影像的寬幅也甚至長達了16公尺,生動體現了樹木的分支系統和樹根的複雜結構。

Zoe Leonard, Untitled, 2000
C-print      
25.4 x 20.3 cm
© Zoe Leonard 2020
Courtesy the artist, Galerie Gisela Capitain, Cologne and Hauser & Wirth

西方想像中的花園往往帶有著烏托邦式想像的浪漫色彩,像是花園裡精巧的植物品種與矩列與修剪齊一的草坪,甚至延伸至城市中對於公園的規劃,都帶了點控制狂殖民式的規格化安排。我們是不是都只是把樹木當成是一種可以用的資源,而並非一種平等式的共生存在?十九世紀英國都市學家、社會活動家埃比尼澤·霍華德爵士(Ebenezer Howard)曾提出花園城市理論,提出人類生活區域應該規劃於田地或花園的區域之中,藉以平衡住宅、工業和農業區域比例。這樣的理論也顯示出人們是如何視自然為不可或缺,卻又同時對其帶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也可見自然問題早已成為文化的一部分,而不同國家、文化、地區的人們如何規劃與看待則可於此區的展品們中略見端倪。這些模糊化了自然與文化之間的界線被呈現於展覽的第二部重點。

Myoung Ho Lee, Tree… #2, 2012
Ink on Paper
104 x 152 cm © the artist 2020
Courtesy Myoung Ho Lee and Gallery Hyundai

藝術家伊娃·若斯潘(Eva Jospin)以一種反推式的方式重新建構了樹林與人類的關係,她使用硬紙板的波紋狀邊緣重新製作回到樹木與樹皮的紋理,用以樹木為原料所做的媒材製作樹木,紙張的自然色澤與森林主題相呼應,反推至人造林的議題;攝影師羅伯特·亞當斯(Robert Adams)等藝術家考察了當今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包括工業化農業和林地的砍伐,再將這些現象轉化為作品。其他人又像是美國攝影師佐伊·倫納德(Zoe Leonard)的拍攝,她細膩的捕捉了樹木如何在受限於鐵絲網的牽制下展現強大的生命力,進而適應了人造城市環境的景象;非洲喀麥隆藝術家帕斯薩爾·馬凡內·泰歐(Pascale Marthine Tayou)則使用鮮豔繽紛的塑膠袋作為葉子來妝點真實的枯木,以相當強烈直接的視覺語彙反映出非洲當前的環境現象。

Giuseppe Penone, Albero Porta – Cedro/Door Tree – Cedar, 2012 
Cedar       
316 x 105 x 105 cm © Archivio Penone 2020
Courtesy the artist, Gagosian, Rome and Marian Goodman Gallery, London

這些作品中的樹木似乎都只是城市重要的裝飾物、能夠自由取用的資源,被人為的限制層層侷限與框架。展區中的藝術品則成為將樹木鑄造為被遺忘的歷史的無聲見證,例如藝術家亞伯·羅德里格斯(Abel Rodríguez)來自哥倫比亞雅馬遜河的努努亞地區(Mogaje Guihu)。他在1990年代哥倫比亞的武裝衝突和雨林中自然資源的開採的背景下,與家人流離失所,輾轉遷移到了哥國的首都波哥大城。他的繪畫作品主題與風格描繪了家鄉雨林的生態系統,並擅長描繪雨林中動、植物的細節,這些都奠基於他家庭歷史背景對該地區本土植物的祖傳知識,他的創作也是一種為了保護他的知識和對家鄉記憶的一種轉化方式。

Rachel Sussman, Jomon Sugi, Japanese Cedar #0704-002 (2,180–7,000 years old); Yakushima, Japan, 2004
Archival print     
111.8 x 137.2 cm © the artist 2020
Courtesy the artist

樹木反映出時間與季節的遞嬗,年輪的深深淺淺也顯示出氣候歲歲年年的變化,壽命更遠大出人類所能生存的時間長度。展覽的最後一的部分因此以藝術家的作品們討論了時間,並且延伸至反應生命與死亡的亙古主題。因爲在美洲沙漠製作大型環境石塊藝術裝置〈大魔山〉而知名的藝術家烏戈·隆迪農(Ugo Rondinone)的古橄欖樹雕塑也被展出在畫廊中。他使用活生生的樹木,樹木的原型是一棵義大利南部一棵具有2000年曆史的橄欖樹翻模而成,作品成為張牙無爪、扭曲時間的縮影;現居布魯克林的攝瑞秋·薩斯曼(Rachel Sussman)使用彩色攝影紀錄了在瑞典北部的一棵9500年曆史的雲杉,以及7000年歷史的日本雪松木。這在世界上50%以上的森林覆蓋率已然消失的現在,逃過了伐木者的濫採而倖存了下來,在時間中呈現了珍貴的不凡。

Pascale Marthine Tayou, Plastic Tree B, 2010
Exhibition view REM(A)INDERS, Galleria Continua, Beijing, 2010
Wild pear-tree (pyrus piraster), plastic bags, Chinese pot, plants, flowers, soil
variable dimensions
© the artist 2020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Galleria Continua, San Gimignano / Beijing / Les Moulins / Habana.
Photo: Oak Taylor-Smith

樹木在城市生活中的被曲折壓抑、在原始的荒漠裡伸展枝枒,書寫一個族群的、與地球的歷史,他們如何塑造文明,又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怎麼樣的角色、象徵著何種意義?藝術作品作為一種介詞,卻往往無明確的解答。吉塞普·佩農(Giuseppe Penone)是義大利藝術家和雕塑家,他的早期作品通常與貧窮藝術運動有關,長期研究人與自然環境的聯繫,並以製作大型的樹木雕塑而聞名。他時常使用自身的身體與樹木互動,而所殘留下來的痕跡則會隨著他所做的活雕塑—也就是樹木—持續的生長,充滿詩意的借代了人與自然所共同存活的痕跡、觸碰與重複,留下的自然變化的紀錄,實現了某種紀念的意義,像是自然變化的紀念碑,又是雕塑永久性時間刻痕。這次他則展覽出運用雪松所做的樹中樹的作品;展覽最後則以詹妮弗·斯坦肯普(Jennifer Steinkamp)長達15公尺的動畫視頻投影做為結尾。觀眾被置於白樺林的投影之中,循環著春夏秋冬四季,為展覽下了一個迴旋反覆的懸念。

如果「人類世」的概念是指向人類活動得以對氣候及生態系統造成全球性影響,這個展覽則是我們讓這些影像具象化的呈現,並得以重新思考這些樹木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的契機。是一個被圈豢的角色?是一個被沈默被利用的資源?或是被用來裝飾城市的點綴嗎?畫廊將這些沈默陪伴在我們生活中的樹木以奇觀的方式呈現在充滿了視線的畫廊中,展覽成為一個倫敦大城中的林地,陳列著一件件能夠被觀者重視的物件。海沃德畫廊(Hayward Gallery)策展人拉爾夫·魯格夫(Ralph Rugoff)也表示:「在世界森林的被破壞速度加速之際,「在樹林之間」展覽匯集了國際知名藝術家的作品,敦促我們考慮樹木和樹木的重要作用。森林在我們的生活和心理中發揮作用。希望參觀者能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看樹林是如何生長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並欣賞這些必不可少的有機體的美麗和複雜性。」藝術或許無法直接地改變這個世界原本的樣子,然而透過龐大且奇觀式的視覺呈現,或許也可讓觀眾如同親臨現場般的去感受那些人、那些事、以及那些無聲抵抗的大自然。